<acronym id="ccqk3"></acronym>

<var id="ccqk3"><output id="ccqk3"></output></var>
    1. <var id="ccqk3"><sup id="ccqk3"></sup></var>

      <var id="ccqk3"><sup id="ccqk3"></sup></var>
        <video id="ccqk3"></video>
        <acronym id="ccqk3"></acronym>

        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近200名中外專家學者“云端”研討儒學思想發展與經典詮釋
        發表時間:2022-12-04 19:53:53    作者:    來源:中國新聞網


        12月3日至4日,“儒學思想發展與經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華孔子學會2022年會線上舉行?!∧喜髮W供圖

          中新網南昌12月4日電 (記者 吳鵬泉)3日至4日,由中華孔子學會、南昌大學主辦的“儒學思想發展與經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華孔子學會2022年會在南昌大學舉行,吸引了近200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云端”展開研討。

          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中江表示,儒家經典學是中國文化根和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儒家經典的研究是多元的、多學科的、相互交叉的。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文化認同感的加強及早期儒家一些文獻的出土,儒學和儒家經典學的研究在許多方面都呈現出不少新面貌。

          在南昌大學副校長劉成梅看來,儒學本身就是在經典詮釋中建構的,一部儒學思想發展史就是一部儒家經典的詮釋史。作為哲學的儒學各形態,在歷史上都參與時代精神的塑造,對陶鑄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發揮著思想功能。研究孔子、研究儒學,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歷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

          深圳大學教授景海峰認為,儒家經典詮釋學的建構,不是既有的儒家歷史文獻學的翻新,也不是西方的哲學詮釋學的移植,而應是一種新的創造性的融合與會通的形式。儒家經典詮釋學的建構宗旨應當是面對中國文化之當下性的,是歷史文化資源經典解釋傳統作為基礎,同時吸收、消化西方詮釋學的成果,在富有創新性的解釋與融通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式。

          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崔英辰說,儒學的歷史可以說是經典注釋的歷史,以丁若鏞為代表的朝鮮儒學家們試圖擺脫朱子的注釋,對儒家經典進行新注釋,這就促進了韓國儒學的發展。從宏觀角度來說,韓國儒學的理論和思想體系進入了新的發展方向。

          “中國古稱禮儀之邦,儒家亦特別重視禮。”四川大學教授李景林表示,禮儀系統既表現了中國古人社會生活的樣式,也體現了古人超越性價值實現的途徑與方式。禮樂還和宗教生活密切聯系,儒家對古代社會生活中的禮儀及與之相關的神靈世界做出了新的人文詮釋和系統建構。(完)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欧美人妻精品视频
        <acronym id="ccqk3"></acronym>

        <var id="ccqk3"><output id="ccqk3"></output></var>
        1. <var id="ccqk3"><sup id="ccqk3"></sup></var>

          <var id="ccqk3"><sup id="ccqk3"></sup></var>
            <video id="ccqk3"></video>
            <acronym id="ccqk3"></acronym>